萱烁言叶文学网

标题: 一种印度往事ZT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6-6 13:40
标题: 一种印度往事ZT
这部电影非常适合女性观看,因为是女性导演——加拿大的印度裔女导演蒂帕•梅塔 (Deepa Mehta)——的作品,电影充满了女性所关注的元素:悠远而纯洁的爱情、幽暗的国度与时代,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索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水》是梅塔的“元素三部曲”(Elements Trilogy台湾翻译成“生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是《欲火》(Fire)和《大地》(Earth)。有必要跟我们这些迷信奥斯卡的中国人提起的是,这部片子获得2007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我看来,比获奖的那个《潘神的迷宫》要好多了。跟《水》一比,那个张天师的什么甲简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西方世界对此片评论很高:“一部触碰灵魂的大师之作(a masterwork that stirs the soul.)”。“这是艺术的杰作、也是人性的杰作;它是信念的杰作,也是勇气的杰作(It is a masterpiece of artistry, and it is a masterpiece of humanity. It is a masterpiece of determination, and it is a masterpiece of courage.)”。

看完后我挥之不去的,是卡利安妮的形象——真的很美。小秋雅第一次见到她时禁不住说:“你真像天使”。这部影片的英文简介里用了一个词形容她:Gorgeous。我只知道这个单词一般用作人名,作为形容词是什么意思呢?我翻了一下字典,才知道这是一种古典优雅的用法,意思是“美丽动人的、漂亮的、绚丽的”,用在卡利安妮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电影中她清新脱俗,举手抬足都很优美,简直是沁人心脾。我所能想到的就是飘荡在水面上的白白的莲花——她自己也说:“每个人都可以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导演的意图也蕴含在这里:莲花是印度的国花,是印度教的圣洁之花。有一个场景非常巧妙:纳拉扬拜访寡妇院时被卡利安妮淋湿了一身之后,天突然下起了雨,兴高采烈的纳拉扬跑在回家的路上,见到所有人都咧嘴而笑,买了把雨伞却被风刮到河面上,那雨伞就那么倒立着飘荡在水面上,如同盛开的莲花。在这里,水被赋予了多重的意象与内涵:卡利安妮拧衣服的的水似乎是从天而降的爱情,淋湿了纳拉扬;对于干旱的北印度而言,突降的雨水意味着洗涤与拯救,在影片中借此表示爱情对卡利安妮被禁锢的命运而言就是一种拯救;而河水则意味着所蕴含的力量;如莲花般的雨伞就像卡利安妮,脆弱、易逝……水在这部电影里代表了太多的内涵,从没有见一部电影把水运用得这么到位。比如水还可以象征是纳拉扬,因为纳拉扬这个名字是黑天(Krishna,克里希那)的化身,卡利安妮所信仰的就是黑天大神(在卡利安妮看来,纳拉扬仿佛就是黑天的化身,她对他不止是爱恋,还有宗教上的崇拜);而黑天则是毗湿奴(Vishnu)的化身,其象征的元素就是水。
这部片子拍得非常优美,每一个镜头都让我感觉到了浸染了印度每一寸土地的神圣。即使是苦难,也具有一种神性的优美——其最具典型的镜头是卡利安妮走出寡妇院,投入纳拉扬宽广的怀抱是,纳拉扬像英国绅士那样深情地说:我好爱你,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这时卡莲妮一言不发,她鞠下身子,深情地吻了纳拉扬的脚趾——她不可能像一位英国小姐那样保持矜持的高贵姿态,她衷心地感激纳拉扬降临在她苦难的生活中,她是那么的卑微、弱小,却又那么纯洁无暇——就是印度,奈保尔无不深情而犀利苛责的印度。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悠远神圣。
电影的预告片里说:“贞洁,顺服,但是绝对不要放弃爱情(Honour. Obey. But never become a stranger to love.)”。好像挺动人的语句,但看完电影后一琢磨,似乎又不像那么回事。爱情真的那么重要吗?片末一行字说,截止到2001年,印度有3400万寡妇,她们的生活大部分与与几千年前《魔奴法典》所规定的没什么差别。事实上,这是一部政治片。爱情只是一层皮而已。卡利安妮与纳拉扬之间,当然存在爱情。然而他们并不对等,不是吗。
纳拉扬如同王子一般降落在卡利安妮那苦寂的世界里,他来自上层的种姓阶级婆罗门,家境富裕,俊朗迷人,并且他考取了律师资格,受到良好教育,崇尚甘地主义的平等自由思想——这就意味他扮演的是甘地式的上层知识分子,在印度社会中,他可以与圣人、拯救者划等号。这样的人,对于深陷教义桎梏的卡利安妮来说,是不可触摸的,更何况得到圣人们的爱情。然而爱情真的来了,一开始她遵守寡妇之道,不跟男人说话,匆匆茫茫就走,就如同逃离。但当她不小心淋湿了纳拉扬之后,她听到纳拉扬高兴地说“多淋点”,于是害羞地躲了起来,从此便确认了爱情的降临。而随之降临的,是希望,是逃出寡妇院悲惨生活的希望。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爱情,犹如王子与灰姑娘一般,美好,但不现实,而且要命的是,it is a forbidden love,这是一段被禁止的爱情。别说在种姓制度极为精致的印度社会,这样的爱情凤毛麟角,即使真的产生了真爱,但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解救的作用呢?
事实上,它被赋予了爱情本身以外的东西:对卡利安妮来说,爱情带来了再婚,只有被允许的再婚,她才能得到解救,才能获得自由与幸福;她的爱情必定以婚姻为前提——不像现在,婚姻以爱情为前提,或以金钱为前提。没有婚姻的爱情,对她可怜的命运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同样,对于纳拉扬来说,爱情是他作为履行甘地所提倡的“真理、良知”的方式,是平等自由的信念驱使他爱上卡利安妮——就想甘地把印度的不可接触者(或称贱民阶层)成为神的自民,把他们当成与婆罗门一样的兄弟,以此作为解救印度社会的一种方式。纳拉扬对卡利安妮,也一样。如此一来,纳拉扬身上便具有了道德上的闪光之处。这更加增加了他在卡利安妮心目中的“光明之神”(黑天)化身的重要地位。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是彼此解救的方式,宗教(或曰信念),才是第一位的。
电影里有个“大姐”( Shakuntala 沙昆塔拉),可以说这部电影对女性自我心理探寻是通过她来完成的。她是婆罗门种姓——所以院里的主持“大肥婆”也忌她三分,不敢为难她。有一次在与祭司的对话中,她问道:“如果灵魂与信念相违背时该怎么办?”是呀,这可问到了最深的地方:纳拉扬对卡利安妮的爱,是灵魂的驱使呢,还是信念的驱使(只是纳拉扬遵从的信念与传统的印度教信念不同而已)?同样搞不懂的,是卡利安妮死于绝望,还是死于信念?大姐还说:“也许现实不过就是幻境而已”。 因此,当现世中的解救不可得时,死是唯一的解脱方式,连苟活一晚的信念都失去了,还不如早早在来世中转变成男人——可以说她既死于对信念的绝望,也死于对信念的执迷。
卡利安妮的死让纳拉扬觉的一切无法改变,就像奈保尔说的“印度会继续”,于是软弱的他,匆匆带着秋雅逃离了这个世界——逃离,是多数印度人的生活态度。也许正因为如此,直到现今,印度社会的种种——如同寡妇们几千年不变的悲惨命运一样——与几千年前保持一致,死水一潭。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的内涵值得琢磨一番,但我没有多少能力了,能谈到这里就行了。


ehongbo 评论 水




欢迎光临 萱烁言叶文学网 (http://xsyy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