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烁言叶文学网
标题:
《颤抖的欲望》:浅解阿尔莫多瓦ZT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7-22 20:24
标题:
《颤抖的欲望》:浅解阿尔莫多瓦ZT
卡斯蒂亚公爵 评论 活色生香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现代西班牙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经常以浓烈的色彩和情感出现在观众面前,充斥着关于女性、关于心理、关于情欲、关于性爱的主题以及后现代的艺术特征,具有相当鲜明的风格和辨识度。要解读阿尔莫多瓦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程,但不妨通过某一部电影来浅显地探寻一下其作品的基本内涵,亦不失为一桩有趣味的事。
《颤抖的欲望》(又名《活色生香》)诞生于1997年,属于阿尔莫多瓦从「爱欲」向「爱」的过渡时期的作品。两年后,他在另一部更知名的电影《关于我的母亲》中彻底摒弃了对情欲的描写,而转向了母爱,并凭此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诸多荣誉。不过,在《颤抖的欲望》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爱欲」,以及由此引起的思考。
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但所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少,情节几多转折,戏剧性很强。同时,此片蕴含着较多可解读的层次,恰好可以一一映射到阿尔莫多瓦作品的多个方面,是个较佳的范本。
《颤抖的欲望》讲述了二女三男之间因爱欲而引发的纠葛(具体剧情诸君可以百度,这里不再赘述)。虽然男性比例更多,但整个故事的走向完全是以两个女性为主导的,这点也是阿式电影的最大主题。我们可以发现,维克托、大卫和桑丘的每一步行动和产生此行动的动机都是被动的,如果没有艾莲娜和克拉拉这两个女人,维克托不会入狱、大卫不会半身瘫痪、桑丘也不会死亡。因此,即便阿尔莫多瓦没有在此片中将女性作为焦点去深入探究,可她们的主导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再来看这段多人纠葛的诱因,也是阿式电影的另一大主题——「爱欲」。爱欲、情欲,或者说欲望,是人类不可回避的本能,在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中,往往成为了主角们的驱动力以及行事法则。在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主人公是以情欲和性本能来控制行为的。具体到《颤抖的欲望》,维克托与艾莲娜、大卫与艾莲娜、维克托与克拉拉、大卫与克拉拉之间关系的最初诱因或者维系因素都是情欲,而桑丘和克拉拉、大卫和克拉拉这两对夫妻的离散恰恰也是因为一方的情欲缺失。可以说故事里的一切恩怨情仇都是因「爱欲」而引发的。
由此,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的作品中欲望与道德法规的对抗。既然「爱欲」成为了所有行为动机的原点,那么别的道德约束、法律约束便不再起作用。人物在「爱欲」的指引下,行事无逻辑可循,且极具破坏力。桑丘将大卫打成残废、桑丘与克拉拉互射身亡,都是爱欲超越法律、超越婚姻的体现。同时,「爱欲」也并非永恒的,大卫与克拉拉、维克托与克拉拉、桑丘与克拉拉、大卫与艾莲娜都经历了从激情到冷淡的过程。于是,在这段充满了性爱、不忠、背叛、流血、死亡的混乱故事中,阿尔莫多瓦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呼之欲出,那就是一个癫狂的、不确定的、真理缺失的开放性世界。
当然,阿尔莫多瓦在本片中也对「爱欲」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即便不那么彻底、不那么深刻。爱欲能维持多久?欲望过后、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什么才是更加重要的?便如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所言:「情欲只求取乐,欢乐之后,欲念消退,所谓的爱情也就完了。这是天然的分界线,不能逾越,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无限无量的。」影片的最后,维克托和艾莲娜终于走到了一起。我们难以确定这对情侣之间是爱情更多还是情欲更多,也不知道他们能持续多久,但导演终究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阿尔莫多瓦的后现代主义还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在他的作品里,历史始终是以一个附庸的姿态出现的,或会掠过几个瞬间,却不会留下任何评判。在《颤抖的欲望》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亦是这部电影中与主题最格格不入的部分——在片首,他用醒目的字幕写道「人民已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为捍卫西班牙和平、进步、以及人民的权利,政府必须废除宪章中所有阻碍西班牙人民行使言论自由、居住自由、结社自由的法律法规。并且,根据宪章第十八条规定,不得侵犯任何西班牙人的人身自由,除非他触犯法律。」,兼且在片尾用一句「提心吊胆的日子在西班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来呼应。
乍一看,这段东西同整体剧情是割裂的,似乎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个人的拙见是,考虑到阿尔莫多瓦的青年时代是在佛朗哥独裁统治后期度过的,他对这段时期内所实行的文化禁锢有着深切的怨怒,可又不愿意从正面去批判,存在着一种既怀不满又想回避的矛盾心理。因此,他才在这部电影中做了这样的处理,并用整部影片里肆意的欲望来发泄不满和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颤抖的欲望》在阿尔莫多瓦的作品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从欣赏的角度而言还是颇具典型性和探究价值的,至少可以在这部作品中对阿式电影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欢迎光临 萱烁言叶文学网 (http://xsyy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