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烁言叶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寂中的人性诗意——旅日青年诗人《子彧诗选九首》读后ZT

[复制链接]

787

主题

816

帖子

378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19: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禅寂中的人性诗意——旅日青年诗人《子彧诗选九首》读后ZT

作者:顾偕 | 来源:中诗网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人、评论家顾偕作品选。


  子彧,原名赵哲,旅日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杭州文学》主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历史学会会员,浙江省逻辑学会会员,杭州市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青年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副秘书长、有作品发表若干,杂文集《入谷与回响》待出版。


  域外诗人我写过三位,他们都是至今未曾谋面的澳州的庄伟杰、美国的韩舸友、以及西班牙的王晓露,这几位除了长年坚持伺奉缪斯不断业余写诗,各自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还是响当当不俗的媒体或业界著名人物。这位子彧小兄更是年轻的小奇葩,居然旅日有年,出口转内销般地“返聘”成了《杭州文学》的主编,足见当地文艺部门领导,今日仍有“不问英雄出处”的胸襟和魄力。

  “沿途观察世界/我借助风群的涌动/走在生命之上,寻找/生活的锚点//我走过的不是时间//从江户川到荒川/似乎有着一个冬天的距离”(《老派散步》。诗化岁月超乎常态的视觉向内的深入与展示,犹似一股真挚的芬芳扑面而来,首先就让我们在这位旅日的青年诗人寓示的自然和谐上,领略到了无论在哪,人性都能鲜明贯穿的共情诗学。因为长年旅日,诗人的文化素养,可能不免略带变异中词汇表达的双重性。虽然主导作者根本性的深沉发挥,不可能是周边环境演化的改变,但在异国他乡盘桓久了,不免也有一定的其他美学承袭的因素。如“枝顶的乌鸦不再保守,被放生/翅膀留不住离开的夏天/祂只是在等待/空气里已经有了冬的味道”(《深秋》)。这种俨然似在另一维度骤然生发的直觉与顿悟,既有浓郁的禅寂色彩,又不乏生命意外奔忙,同样也是一种深邃命运的呈现。而内在的丰富性,在诗人并不完全禅寂的眷恋之情中屡有体现,恰好说明脉搏的澎湃在“绯云遥闻钟声悠长鸣,香灰/听见人的祷告,抚摸皮肤”时,人的生存样貌,其实在哪难免都有深刻的困局和需求突破的“铜炉中火焰正旺,神庙角落里有人/偷走了两寸欲望”(《浅草寺》)!

  其实这便是不单属于诗歌的生命均当陈述新义的张力与弹性。

  日本的俳句是由汉诗绝句发展而来的,即便灵感勃发,繁复激情绵延不绝,但其核心信念及遵守的价值观,至今似乎仍是一种简洁的沉浸,时有不事张扬的华美的叠映。子彧的这九首短制小诗,有插花的温和及重恩尚礼的阐释,亦有东瀛珍珠矛盾体树立,和散落的优雅与透明的浑厚。其作品一样是在以内心的体察,颇富神髓韵味地揭示着人类心灵深层的动荡与不安。但诗人的语言却很节制且明快,实有手起刀落般的洒脱与凝练,丝毫不见寻求什么时的拖沓:

  前辈放下木刀,祈祷
  神佛只会合十双手
  祂们才不会告诉你
  剑道的本质是
  不被占有的自由

  ——《九刀十三式》

  在什么地方唱什么歌,日本菊花与刀的传统精神,以及相沿至今的“耻感文化”,纵然千年都难融合于华夏文明,但诗人历来都是人类共同体的一员,尤其在批判中前进,我们不是说非得“以夷制夷”,抑或一味地极端效仿,但凡好的东西,大家还是不妨认真谦逊地学习下。因此,子彧的作品主题,纵然与樱花囯度不存相通之处,其意境和蕴含神性写作的那些才华不俗的显露,绝非便是自狂性放下的禅定书写,相反虽小犹大地却颇富自然的微光绮景。即使这些诗句不全是明媚和轻松的,但它拒绝了一切平庸,远离了众生百态甚或无所事事的春宵百媚香,这就足以证明:小小年纪那早彗的本真诗性,亦是大有群像肃然、静水流深的心灵实况品质的。

  被剪掉羽毛的孔雀
  在讨好没有翅膀的
  人。我听见,窗内的犬吠
  烫伤了彼岸的自由

  ——《涩谷酒廊》


  我亲眼看见蝴蝶
  停在你心间——
  你应该快乐

  ——《七月》

  什么最是诗人安稳处?东京没有,杭州恐怕亦难,天下自古迄今仍不见有。但谁都应当具备一种沉重中的自信,叫担当也罢,叫使命责任感更好听也无妨,但求都有能像诗一样的精准描述,不为轰轰烈,仅为自己就是千军万马的向内默默奔驰和探索。坐下来,凌云壮志还将继续回环往复,想来这便是艺术内涵的轻逸及永久的活力!

  亲爱的,世界是天主教堂的
  玻璃窗,阳光穿透我的灵魂
  音乐藏进我枯竭的
  身体,恍若记忆地
  聆听着来自远方的呼唤

  —— 《不识字的人的圣经》

  诗坛需要多元图景容纳表达的自由,哪怕“禅静”,亦是为了人性诗意的捍卫。“传说里,第一只从世界破壳而出/的乌鸦,衔着一片片叶/堆成人样。而后人吃土一生/土却只吃人一回”(《世界的起源是一只乌鸦》)。子彧的诗固然还说不上什么卓越,可他必定早已懂得了生命与自然不是贴身经验的一些本质性的关系,并已逐一有了对于隐秘内容聪明的勾勒。故此,衷心期望他能于诗学大道继续安静地开掘,在慢慢跋涉中,更出色地接续世界和自己的优秀。

2025.1.15午后于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萱烁言叶文学网  

GMT+8, 2025-5-1 00:43 , Processed in 1.3102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