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烁言叶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5|回复: 0

许鞍华《去日苦多》:踯躅中的简约志向

[复制链接]

691

主题

720

帖子

317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6
发表于 2022-10-16 17: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没有超越这个时代,所以当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会像以前的人一样消失。”

该片因循半纪录片自我小言和半采访式回答揭示了四位香港人内心的秘密。

他们都是读文学哲学抑或比较文学系出身,以文化人的敏锐视角带动了故事的点滴和波澜。

许鞍华在父母的安排下读了十三年的修女教会学校,英文文学给予她丰富的畅想和社会责任感的体认,其中有生活的劳悴和女性价值的寻觅,也是香港面临回归的内在浮躁感和压抑感。

是以许鞍华的影片关注当代和现实主义的唱响,将生命的见闻容纳在觥筹交错之中。

去日苦多,许鞍华的同僚也经历过向父亲讨要学费的困难,逾是艰巨烦难的任务逾是可以爆发人内在的才华和创造性。在香港这里,没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守旧思想,而是开创一个时代的新浪潮,期间不乏救世的敏感和名誉的超脱。

生命没有模板,所以要以诗文雅逸获得内心的潇洒和救赎,悲悯不是一种意志的捆缚,而是吹奏的点点滴滴,世俗化的生活体验可以给人带来酩酊,也是许鞍华创造的烟火市民情味电影的价值观感。

香港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然而在四位的言谈之中,却发现对于这一弹丸之地未来的惶惑迷惘,不信任。他们的存在是一种勤勉和素朴的力量,简约的志向之中有踯躅,也有暴动带来的政治彷徨。

现实生活的领域无法被文化生涯倾覆,去日苦多,文化沙漠的现实依然存在,又无法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徘徊在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生涯中,带着镣铐纵情的舞。

在座餐聚的几位都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的正统派套路满足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胆怯心理,因为金庸将浓郁的家国意识镶嵌在侠士的自由不羁和洒脱跳跃之中,其实如同殖民地的香港一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和壁立千仞的西化的自我意识的警醒,因此他们也是被时代浪潮吞没的人,直至覆灭,万劫不复。

政治苍生,飘渺生涯,成功的背后是凌驾于富贵荣华的千万孤独,许鞍华率性自若的笑容也包含了某种焦躁烦闷的心理趋向。

琳琅满目之后是掩藏着的泪流满面,压抑的神经元反而促进了他们的入世心态,他们爱香港,也爱中西合璧的璀璨的文化交流,身心浸润着缱绻着一种急迫,电影是表达许鞍华个人与家国情感的道具,给文化的深层结构以刀口,却也带有横槊赋诗乐夫天命的浪漫。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留给世人的是雕琢性灵的感召。被滞缓的延宕的生命力的丧失,添上几笔悲情主义的譬喻。政治的硝烟不会在一时间灰飞云散,辗转沟壑生生死死,在自我与社会不公的较劲中,忘记了被书写的骄矜与水榭楼台的怅惘性期待。

没有复杂嵌套的叙事,明暗虚实之间都是恍惚不明确的意旨,但对于心灵的交流,阐释了一种姑妄听之的意趣,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心企盼岁月安好现世安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萱烁言叶文学网  

GMT+8, 2024-9-14 15:21 , Processed in 1.0615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