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烁言叶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1

《海仙女的馈赠》:“我知道我逝去的生命已经超过未来的生命”ZT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653

帖子

281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4
发表于 2023-8-17 2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仙女的馈赠》:“我知道我逝去的生命已经超过未来的生命”ZT

吴玫 评论 海仙女的馈赠  



已出简体中文字版的丹尼斯·约翰逊的作品中,《海仙女的馈赠》是我最晚读到的一本。

总共五个篇幅较长的短篇小说中,停留在我记忆里的有两篇,《仙女的馈赠》和《坟墓上的胜利》。前者,让我迷恋的,是它的结构。在“海仙女的馈赠”这个大标题的“管辖”下,10个有着自己小标题的“微型小说”纷至沓来。因为极短,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排版时又没有将它们接排在一起,这让我第一遍阅读时产生了误解,以为“海仙女的馈赠”是由10个微型小说组合而成的短篇小说集——当然不是,它们是首尾相接、互相夹缠的故事,以叙事者“我”来贯穿始终,尽显“我”的大半生中经历过的岁月、遇到过的人和事。

第一篇《寂静》就叫人舍不得翻页。译成中文也就2000字的这个微小短篇,开始于一场家庭晚宴结束之际。因为意犹未尽,几位在义工活动中结识后相聚在一起的朋友开始以“描述听到过的最大的声音”为主题,闲聊起来。真有意思,篇名明明叫“寂静”。不过,“寂静”说来就来:戴尔德丽很好奇,克里斯在阿富汗战争中被炸飞的腿剩余的部分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肯亲它,我就给你看”,克里斯当然是在跟戴尔德丽开玩笑,但戴尔德丽架不住朋友们酒足饭饱后善意的起哄,就答应了克里斯的戏谑,“膝盖是完整的,下面的部分很难看地向上卷起,露出腿的末端褶皱的地方”,克里斯的残肢就这样暴露在了众人眼前。戴尔德丽没有因为克里斯的残腿样子过于难看而食言。吻过克里斯的残肢后,“戴尔德丽哭起来。大家都觉得尴尬,也有点羞耻”,天,“也有点羞耻”,简直是神来之笔,却又让人一时无从说起,它“神”在哪里。以为这就是《寂静》的高光时刻,也就是一篇2000字的微小短篇嘛,但是,“六个月后,克里斯和戴尔德丽在市政厅,在同一拨人的注视下,在法官面前结为夫妇。是的,他们成了夫妻,你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寂静》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寂静》最寂静的时候,我因此听见自己的心脏跟站在市政厅里的”同一拨人“跳出了同样的节奏——这是不是丹尼斯·约翰逊对自己作品的期待?

归属于《海仙女的馈赠》的10个小短篇,各有各的精彩,每一篇却都有类似的妙处,末篇《惠特》,是“我”63岁时回顾自己作为广告公司编导和丈夫、父亲的成功与失落。如此这般,以”我“姓氏的昵称”惠特“来做篇名,也是顺理成章。读着读着,我觉得此篇题为“惠特的领悟”恐怕更为确切,对,回顾63年的人生惠特就是想告诉读者一句话,“我知道自己逝去的生命已经超过了未来的生命,我的记忆比期待更多“,所以,出版社会在此书的环衬上印上这样的推荐语,”人到晚年的丹尼斯·约翰逊面对渐近的死亡,没有以幻灭感审视生死,却通过这些苦乐参半、优美而真挚的故事,让他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人物走进读者心中“,对《海仙女的馈赠》的读者而言,”我“也好惠特也好都是在替作家本人发言,尤其是集子中我最喜欢的另一篇小说《坟墓上的胜利》,由于丹尼斯·约翰逊直接将其中的三个角色设定为作家,年轻时为写作放纵自己导致的身体垮塌又让他对死亡极其敏感,于是,同为作家的”我“身临其境两位前辈达西和林克的濒死之际,被丹尼斯·约翰逊再现得场景真切,凄惨于是更加凄惨。

《坟墓上的胜利》是否丹尼斯·约翰孙的最后作品?作为他去世前问世的最后一本作品,我们做这样的猜测未必孟浪之举,而之所以做这样的猜测,实在是因为死亡遍布在《坟墓上的胜利》的字里行间,从友人罗伯特死于心脏病开始,到罗伯特的太太娜恩去世,中间除了将重头戏给了达西之死和林克之死外,丹尼斯·约翰逊还简要地“插播”了几个人的死亡消息,比如,当“我”还无法从达西之死中缓过劲来时,能够与“我”聊聊达西的埃克斯罗伊太太。

友人纷纷离世,怎么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一段时间内?抑或,是因为“我”进入了对死亡特别敏感的年龄阶段,一些也许与“我”无关的死亡讯息被放大后闯入了“我”的虚构。丹尼斯·约翰逊何以在一篇小说里如此密集地谈论死亡?这才是将篇名叫做“坟墓上的胜利”的隐喻:我们从他的死亡故事中读到了什么?

我读到了这样的议论: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没有死。然而你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我已经死了。

丹尼斯·约翰逊死于2017年。

我将丹尼斯·约翰逊写在《坟墓上的胜利》里的话语丹尼斯·约翰逊死亡的确切时间并置,并不是想要感叹丹尼斯·约翰逊的预测神准。死于肝癌的丹尼斯·约翰逊,或许在写作《坟墓上的胜利》时已经嗅到了自己身体里散发出的死亡气息,再说了,人终有一死,一定会有读者在他死后才读到他的小说集《海仙女的馈赠》。之所以要将那句议论摘录出来,是因为我忘不掉《惠特》里那句关于一个人进入老态的议论,“我知道自己逝去的生命已经超过了未来的生命,我的记忆比期待更多“,将这两句议论合在一起,我怎么就觉得丹尼斯·约翰逊的预测还是神准呢?看看眼下的这个世界,是不是逝去的生命超过了未来的生命?是不是记忆比期待更多?而我们读者一个已死之人活着时写下的忧伤,是不是能催醒我们去珍惜已经不多的有期待的日子?这未尝不是坟墓上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主题

653

帖子

281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值得,是因为心里藏着那些钩子ZT

王云峰 评论 海仙女的馈赠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生活暗角和人性隐秘的描写,中国文学还是比较拘谨的。西方文学则较少束缚,远的不说,看约翰·契弗 、多丽丝·莱辛、托马斯·品钦、J.M. 库切、丹尼斯·约翰逊等人的作品,总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世事和想法,看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心胸随视野扩大,对人间有了更宽广的认识。

读《海仙女的馈赠》,偶尔会触动你麻木的神经,于微观的共情中, 感受人间值得的一些细节。

《共犯》的主人公借酒撒疯,习惯装模作样欲将名画扔到火里,总被人劝下,这次可倒好,遇到一群猪朋友,全都一言不发,看着他将画付之一炬,火在烧,心太冷。《告别》说的是主人公接到前妻临终的电话,引发一连串有关原谅和忏悔的思绪,并感慨:“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在生命中收集和保留了一些奇异的片刻,在那些片刻里,神秘感在冲你眨眼。”《遗孀》中的妓女隐瞒身份,化身死刑犯的妻子,给犯人带去临终的安慰,似乎比牧师还伟大。《追悼会》中,主人公被人们当作死者生前最好的朋友,其实他们并不熟悉,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和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有时别如天壤,我们往往生活在别人模糊的印象中。《卡萨诺瓦》写厕所偶遇,事关两代人,中间掺杂着琐碎的烂事。《爱达荷的星光》由瘾君子写给家人、医生、教皇、撒旦的一组信件组成,这是一个糜烂、糟糕的人生,但主人公有着倾述的欲望,“在我的心里有一些钩子,我给它们牵挂着的每个人写信,是你们这些幸运儿。”这十五六个被钩子牵挂的人,也是瘾君子人间值得的希望和救赎,如同一根稻草,明知不能救命,也要牢牢抓在手里,给心灵带去安慰。

《扼颈魔鲍勃》写的是监狱犯人之间的事,主人公把监狱看作“灵魂交会的十字路口”,感到“每个人的世界都真的非常小,只有一座监狱那么大,人们在监狱的牢房中,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同样被囚禁其中的狱友。”这说的是监狱,同时也是在感慨人生吧?《坟墓上的胜利》写到两个人的死亡,写到屋顶上盘旋的秃鹫,写到老年遗忘症,透露出对世事无常和死亡必至的怅惘,最后一句感慨到:“这些都无关紧要,地球照样转下去。对你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没死。然而在你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也许我已经死了。”丹尼斯•约翰逊因肝癌逝于2017年,这本《海仙女的馈赠》于2018年1月出版,是丹尼斯•约翰逊最后一本书,也应验了他的这句话。《幽灵,恶鬼》是根据有关摇滚歌星猫王及其替身的传闻,敷衍出的一段故事,狐狸换太子,假作真时真亦假,猫王永远是个谜一样的存在,就像迈克尔·杰克逊之死。

丹尼斯•约翰逊的笔调是平静而舒缓的,就像《海仙女的馈赠》第一篇的名字就是《寂静》,在此后的作品中,也多次写到对“静”的感受。人生实苦,人们无力承受那些偶然和必然的冲击,以及那些生命无法承受之轻。人间值得,是因为心里藏着一些钩子,牵挂着那些生命中遇到并感念的人和事。

想起叶倩文唱的那首老歌《潇洒走一回》,看透世事又如何?人间清醒又如何?把酒临风,且唱且舞,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就都当作海仙女的馈赠吧: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萱烁言叶文学网  

GMT+8, 2023-10-2 18:12 , Processed in 0.1687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