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烁言叶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纯朴超越平庸ZT

[复制链接]

457

主题

524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22: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纯朴超越平庸
                                            徐肖楠
  在一个崇尚浮华与喧嚣生活的时代,在一个模式化、公共化写作遍地风流的时代,刘建超的小说像一股大山深处的独立清涧,一直在清澈、稳定、平静地流淌,沿途给市场中国人们的生命带来了纯朴的气息和温情的感受。这是因为,刘建超的小说不为周围的利己主义狂欢所动,始终描写着市场中国人们生存的是非态度和善恶立场,抒发着人间真情而不纠缠于人事谋算,同时嘲讽批判着现实中的阴暗卑琐,并以这种具有道德准则的小说叙述创造了一种使普通人坚定生存的生活,也使人们去向往一种更高更美更理想的生活,使人们在这些小说中重新贴近平常的精神家园感受。
  刘建超的小说不是写作的故做矫情或者对平民生活的虚假关怀,而是具有真正的时代关怀、平民意识,并发挥了一种日常叙事与道德生活结合的特色。他平实的叙述、精心的构思、轻微的嘲讽、含泪的微笑都充满了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有原则的看法,他将诚恳的写作精神与严谨的叙述风格融为一体,转化成一种种生存情景,并由此表现着更多生命的追求和渴望。
  《遭遇男子汉》在市场中国城市情感生活的苍白无力中向往着原始自然的情感活力;《我的第一位女朋友》用一种轻巧依恋的方式表达了爱情的缱绻绵延;《负债》对一种中国古典式的爱情忠贞进行了当代复现;《一首最浪漫的诗》在最普通的日常事物中孕藏着浪漫情意;《将军》和《中锋》抒写了一种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大气和从容;《凤凰车》、《回力鞋》把纯朴的气质与艰难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依恋感;《老街汉子》、《老兵》、《志愿》、《将军树》都叙述了军人与警察的职业精神所培养的一种美好的生存品质;《题字》、《动词》、《叹词》、《霍老》、《着急》等以及诸多这类作品都讽刺当代官场陋习,告诫人们这些陋习已变成了一些人的生命本能,而《实词》、《理解》、《小玩意儿》、《挺拔》等则赞颂了一些当代官场中仍然保持纯真本色的人;《将军印》怀恋着古典的生命真情,《滑一刀》则不屑着当代生活的委琐……
  从刘建超的诸多作品中可以发现,这些小说善于把普通的平民生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转化成叙事情景,以直面普通人生命和卑微者经验的勇气,发现平庸和渺小中的伟大。这些小说总是从历史沧桑的最微小地方出发,对普通人饱含着同情与怜悯,以富于情意的故事来讲述一个时代中仍然无法被破坏的质朴部分,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在自身的欢乐和泪水中汇入时代的潮流,他们的所承受的苦痛和获得的幸福,都是不可忽视的,并在刘建超的小说中被记录下来。
  这些小说恢复了小说的原始意愿和出发点:从人们生活的朴素本质出发,去发现更多的生命意义和趣味,从而也发现叙述的意义和趣味,所以刘建超的小说具有不同的叙述效果:既有正剧的严肃探求,也有喜剧的轻松意味,把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写得饶有趣味,同时又含有启示和批判的意义。他的小说中的人物,真实地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欲望和快乐而进行自己平静的选择,那些普通人物内心的纯净和人性的伟大,常常不为人知,但由刘建超的小说掀起了这些普通人生存秘密的幕布一角,为在市场中国仍然坚守的人性纯朴提供了时代的证据。
  这些小说对生活广泛而快速的揭示,有新闻报道一样的反应,也有文学叙事的价值,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市场中国生活的文献资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故事感受。这些小说对生活进行了各种极为贴近的思考、解释和呈现,为市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在这个时代的人性情景留下了许多生活标本。作为一个像其他一些在真正坚守率真写作的普通作家,也作为一个在小小说领域有独立成就的作家,刘建超既维护了经典的现实主义的好名声,又表现了在当代生活中发现、批判与坚守的勇气,这些小说正是由这个基本点出发,不断超越着现成生活秩序和现成小说秩序,在努力讲好故事的同时,给生命以向上仰视的提升,敬畏更高生存的力量。
  刘建超的小说始终在坚守着生命中真正的幸福:真挚自然的爱情、纯朴正直的人性、相濡以沫而互相关怀的人情、无私奉献而不计私利的人品等等。一方面,这些小说赞颂了人的单纯和质朴,一方面,这些小说突出了人间的温情。在市场中国,人情冷漠是很普遍的,人们非常计较在人际关系中获利,而并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些小说的叙事,帮助人们在市场中国恢复了对人性温情的信心,也帮助人们在市场中国坚守生命美好、保存美好生活希望,这是多年来刘建超的小说一直受到普通百姓和专业读者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叙事,既让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有所辨别,也使人们在阅读小说时可以超越自身的鄙俗,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同时,这些小说对现实的超越也使作者自己的生命获得了升华,弗洛依德曾明确地表达过创作使生命升华的意思。
  但是,刘建超的小说并不因为对现实的某种超越而脱离现实。恰恰相反,贴近人们的普通生活是这些小说的最重要特点。刘建超的所有小说都来源于普通生活,这些小说的超越是从生活的精神内核出发超越了市场中国的庸俗现象和表面生活,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更深处,并且与许多人在生命深处的美好向往一拍即合。在市场中国,许多看似时尚的作品,看上去炫目耀眼,但停留于生活的表象,是一种现象现实主义、一种把现实表相直接搬进文学作品的直接现实主义,而刘建超的小说,看似单纯简朴,实际上深入了生活的本质。这些小说发现了生活中真正永恒的存在,而这些生活中真正永恒的存在都是真正值得文学作品去书写的,也是文学作品对于生活要去发现的。在人们被现实所迷惑的时候,刘建超的小说始终尝试对生活有所发现,发现生活中更本质、更美好、更永恒的存在,让人们对生活中的败坏有所警示、有所辨别,有所改变。而这种发现是文学的使命,也是生活依赖于文学而要发展的地方。对生活的发现和提升,正是小说作为文学艺术而能经典化的地方。真正经典性的依存,从不依附于现实,而是由发现生活和提升现实产生的。
  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又超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纯朴中超越平庸,是刘建超小说的核心主题,也是刘建超小说的艺术重要性。这些小说重现了一种质朴自然的小说艺术:它们都来源于人们熟悉的生活、熟悉的社会现象、熟悉的生存方式,但又决不停留于让人们去重复体验现实生活,不停留于复述或者复制现实生活,而是在这些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去发现一种平凡生命的独特和宏大。刘建超的日常生活叙事,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艺术经验,从而也使人们进入另一种生活体验,一种与正在经历的现实既相似又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新的生活空间和创造,不是让人们重复体验日常生活,而是对日常生活有新的体验和升华。
  这是一种真正的日常生活叙事,而不是虚假的日常生活叙事,它们表达了对时代鄙俗的一种反抗,对崇高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常常会使人们什么也不敬畏,刘建超的小说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使人们恢复到生命的原始起点:生命的纯真和朴素。现在街面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个人化叙事,但其中有很多伪个人化叙事,它们假借个人化之名而标榜自己、而获取利益。这种伪个人化叙事已形成了一种主流叙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反对崇高、拆解深度。刘建超的小说正好相反,这些小说并不趋于这种伪个人化的时尚,并不趋于令人眼花缭乱故意卖弄,而是沉实、执着、质朴地坚持着对人性和生命的基本态度,并不随波逐流、哗众取宠。
  所以,刘建超的小说虽然描写的大都是普通人物和日常生活,但却在这些普通生命和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生命的可敬和平常生活的壮观。真正的日常情景和平庸生活总是与伟大和崇高连在一起的,并不是渺小生命、日常生活中就没有崇高和伟大,刘建超的小说就是在证明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崇高和生命敬畏。这些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对生命的心灵价值仍然怀有敬畏,坚持不糟蹋、不毁灭生存的精神核心,而这些人物、这样的生活,也会使读者会产生一种生命敬畏和生活敬畏。
  历史使人坚定,平常使人理性。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理性价值、描写普通生命中的崇高、描写人性的升华、描写人情的冷暖,坚持不使历史陷落于庸俗浅薄和生活之恶中,是刘建超小说的主要价值。一个作家的生存,并不能与他的创作相分离,一个作家不可能一方面津津乐道于生活丑恶,一方面坚守自己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分离,成为一些作家写生活之恶的借口,也成为我们去分辨作家是否真正具有生命意识的试金石。刘建超坚持描写的主题和内容,证明了他自己的生存态度,证明他坚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坚持理想主义的生命本色,这种生命本色是一个真正的作者本色。刘建超不为自己寻求写作的借口,他的写作是生命本色的写作,他的审美态度就是他的生存态度,他的写作就是他的生存。
  写作的本质就是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生命态度,无论有多少技巧也是没用的。刘建超的小说不断地对普通生命和人们身边生活进行关注,对普通生命保持敬意,这样的小说表明: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怀、对日常生活的心灵发现、对普通人的同情和怜悯,是这些小说的写作源泉和基本力量,是刘建超的写作本质。这个年代是一个道德迷失的年代,也许道德不是一切文学的根本力量,但在这个年代,道德化写作却是最具有现实力量的。
  这个年代的独特就在于:文学不是用技巧去写的,而是用生命力量、甚至用道德力量去写的。任何真正的作品都避免不了理想主义、人性、对人本身同情与怜悯。区别并不在于这样做的程度,而在于做和不做。刘建超的小说区别于很多人的地方就在于:这些小说始终坚持一种人的道德纯洁和道德化理想主义,坚持对人的同情和怜悯,并将它们贯注于诸多小说之中。这其实是他的小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人们向小说要什么?不是要花哨、要好玩,而是要生命的美好、生存的希望,刘建超的小说在不断保持和鼓舞着人们的这种希望与向往。
  这样,刘建超的作品,坚持了一种独立写作的立场:不依附于各种时尚写作潮流,而是始终以朴素的态度描写着朴素的生活、追求着朴素的生活真谛,不为名利所惑,也不为技巧所乱。这样的独立写作立场,是文学写作反璞归真的表现,是在让写作回到生命的原始起点、回到真正的、本质意义的写作立场。自1990年代起,中国的文学叙事由于反对宏大叙事、倡导平庸叙事而误导了文学写作方向和生存意识。同时,由于个人化写作的兴起,一些写作借个人化之名而行写作的任意性之实。对写作的不负责任、没有生命的崇高感,使文学不断向下坠落,也使文学越来越失去艺术个性艺术水准,同时文学写作愈来愈趋于一致化、标准化和模式化,似乎谁如果仍然写崇高、写非个人化以至写非私人化,谁就不懂文学,谁就老土。新的写作已形成了公共化和模式化,公共化的作品就是使作者和出版者获利的作品。在这样的时代,谁坚持不人云亦云、不依附从属于任何口号和概念的写作,谁就是在坚持独立写作。在这样的时代,我看到了刘建超在坚持自己生命与写作一体的独立写作态度、在坚持用纯朴超越平庸的写作态度。

作者简介:徐肖楠,男,北京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及其它报刊发表论文160余篇。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萱烁言叶文学网  

GMT+8, 2024-11-27 15:01 , Processed in 1.1890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